这连串交接,只在数下呼吸间完成,其他人此时方有机会再朝徐子陵攻来。
徐子陵大步跨入宅堂,两手展开借劲卸劲的奇技,使来攻者左扑右跌,溃不成军。梅夭再抡棍攻至,徐子陵当然不会客气,以硬攻硬,不到十招,一指点中对方肩井要穴,梅天踉跄跌退,差点坐倒地上。
一番激战后,厅内再无能战之人。
徐子陵仰天大笑道:"晃公错何在,我岳山讨债来哩!"
梅天强压下翻腾的血气,狠狠道:"晃公正在西市福聚楼上,岳山你有种就去找他吧!"
徐子陵不屑的道:"找晃公错要有种方成吗?若非老夫早收敛火气,今天此宅内休想留下一个活口,算你们走运。"
哈哈一笑,扬长去了。
常何和寇仲坐在昨天那张桌子,举杯相碰,兴高采烈。常何一口气点了七、八道菜,任他两人如何大食,也绝吃不下这么多饭菜。
把黄汤灌进咽喉后,常何喘着气道:"尹德娘娘一句话,比太子殿下说十句更有力,莫兄今趟真够朋友,以后莫兄的事,就是我常何的事。"
寇仲正游目四顾跃马桥周遭宅院的形势,漫不经意的道:"小弟除医道外,亦沉迷建筑之学,嘿!这都是由家叔培养出来的兴趣。"
常何已视他如神,衷心赞道:"原来莫兄这么博学多才,不过长安是新城,最旧的建筑亦只是数十年光景。‘‘寇仲胡诌道:"新旧不重要,最重要是有创意的建筑,在长安有谁对这方面特别有研究和心得呢?"。
常何道:"前代的大建筑师当然是字文悄,长安城就是由他监督建造的。现在该找的人应是工部尚书刘政会,没人比他更熟悉长安城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