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战法,立刻把握住战局的变化。
三十招过后,李奉只觉得他长刀出手之际,往往拿不定主意,应该向哪一个方向。
换句话说,李奉每次出手之刹那,常有点迟疑不决的情形。
这种情形的发生,令李奉疑恨不已。
他仔细再劈了三刀之后,登时恍然大悟。
原来他每次递刀出去之时,总觉得鬼使所用的方法,也在此时变动,所以他下意识之下,也跟着改变长刀出手的方位。
这么一来,便有刀势突然呆滞的现象发生,跟出刀迟疑不决完全一样。
李奉虽则想通了刀势呆滞之故,是因出手之际改变方位所致,但他还是想不通鬼使何以能在他招式甫发之际,那么巧妙地挪腾换位?
他心中生起了这个疑问,出手时便更加慎重。
李奉又猛攻了七八刀,但仍然刀刀劈空,每次都被鬼使避过。
他睹准鬼使的身形,大喝一声,再砍了一刀。
这一刀他运足功力而发,而且事先已相准鬼使的方位,甚至推算到一刀落空之后鬼使挪腾的位置。
总之,李奉这一刀有七成的把握,可以砍伤对方的。
但事实不然,这一刀不仅没沾上鬼使的半根汗毛,甚至鬼使闪避的方位,也大出李奉之意料之外。
但见李奉刀势送满之际,鬼使已如鬼魅般地自背后偷袭而至!
李奉被这种情景的变化,骇出一身冷汗。
他为了解除背腹之厄,不得不将前趋之势,尽量加快。
由于场中战况这么一改变,使旁观的人看来好像是李奉提刀落荒而逃的样子。
李奉根本就没有逃走之念,他是为了躲避鬼使自背后的攻袭,才向前疾闯的。
他闯出五、六丈之后,猛地回身施出一招“横扫千军”,总算解除了背腹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