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冯盎等人的协助,恐怕也无法尽善尽美的完成李言庆的托付。
还有谢映登,在萧太后远赴婆罗洲后,旋即撤出钱塘,在衢州宣布归附李言庆之后,被封为衢州行军总管,令江南东道,辖六州之地。同时也是如今东南地区,除冯盎之外最大的一路诸侯。
谢映登的崛起,与冯盎又不一样。
冯盎说穿了,是个以异族血统出仕的地方豪强。
而谢映登则代表着阳夏谢家。哪怕谢家在东晋以后已经没落,但在这些年里,业已恢复了元气。当年东晋名相谢安,自会稽山走出,成为天下一等一的名士。谢家在江东的影响力,显然不是冯盎可以比拟。哪怕谢映登退至衢州,照样能迅速站稳脚跟,发展壮大。
房玄龄也好,谢映登也罢,都算是李言庆一系人马。
可即便是这样,李言庆还是要逐一登门造访,以探听出他们的虚实。
所幸,这一趟走下来,李言庆收获颇丰……时值初冬,北方初雪已落,江淮气候也逐渐寒冷。
李言庆在与苏定方汇合之后,便带着沈光雄阔海两人,一路直奔浮山而来。一晃,又快十载光阴,也许很多人很多事情,都会随之淡忘,可是在李言庆心中,有一个人却始终无法忘记。
踏着遍地枯黄,李言庆沿着盘山小径,缓步而行。
山间,萧瑟。
袅袅烟云中,可依稀看到那山路尽头的一座道观轮廓。
当李言庆走到近前时,却见道观大门紧闭。他收拾了一下心情,迈步走上台阶,轻轻叩响门扉。
不一会儿的功夫,只听大门后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
门开了一条缝,从里面探出一个小脑袋瓜子,疑惑的看了一眼李言庆,怯生生问道:“敢问先生有何事?”
这是一个年仅十二三岁的小女冠,模样极为秀美。
李言庆连忙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