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论。哪怕朝廷承认罗窦是俚王,也没有给他任何足够的好处。这在开始,或许还显现不出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冯盎对粤西的蚕食开始加大,罗窦从最初的占尽上风,渐渐的有些抵挡不住,处于下风。
武德五年末,当岭南局势基本上已经稳定下来后,所有人的目光就集中在了云贵地区的僚子部之战上面。当时,中原局势也很复杂,可是对身处于岭南的人们来说,僚子部的战争,无疑更吸引人一些。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僚子部之战,几乎是一个全新的作战模式。
一群没有任何身份的士兵,不需要任何的名义,只为金钱而战……这与华夏历史上所尊崇的‘师出有名’,可谓是大相径庭。冯盎也好,罗窦也罢,他们不再是以主帅的身份而出现,而是作为龙骑兵的合作者,一旁安静的观战。
这对于冯盎等人而言,却是一个全新的盈利模式。至于最后攻占僚子部后所掠夺的财富,有半数以上将归于冯盎罗窦所有。余者,归于俚人战士。
在第一次僚子部之战中,罗窦派出八千白俚,冯盎派出三千俚兵。
结果是大胜而回,造成了半数俚兵借机买回自由之身,而冯盎和罗窦等人,收益颇丰。
随后,李言庆下令发动对僚子部的全面攻势。
罗窦一下子集结了两万余人,供李言庆调遣;冯盎也从海岛上调出近万人俚兵,征伐僚子。
于是乎,李言庆的手中一下子就多出三万兵马。
这三万人随着白衣弥勒的随军弥勒加入,开始被洗脑。
昔曰所接受的种种观念,终究比不得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划算。
武德六年,李言庆受真腊国国主邀请,龙骑兵再次出征,罗窦麾下的黑俚部众,也开始要求加入雇佣兵的行列。李言庆在不断分割罗窦势力的同时,又请房玄龄加大对岭南地区的汉人迁徙。为此,李言庆更给出了许多优惠条件,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