佗,反而下诏嘉奖一番。
从这件事情上说,杨广还真就算不上一个昏君,甚至可以用明君称之。
大业七年,王薄造反,在齐郡肆虐。张须佗带兵征讨,把王薄打的是狼狈而逃,丢盔弃甲,最终带着被打散的人马,北上渡黄河溃逃。临了,还被张须佗在临邑追击,斩首逾五千……此后,张须佗一发不可收拾。
由于隋炀帝征伐高句丽,举国精兵聚集于涿郡。地方郡兵,不擅作战,故而每逢叛军出现,或者弃城逃跑,或开门投降。围堵张须佗,不但勇决善战,更懂得安抚驾驭之道。以至于麾下对其莫不效命,号称名将,百战百胜。
大业九年,也就是年初时,王薄联合孙宣雅、郝孝德等数支叛军,集结十余万人,攻打章邱。又是张须佗以水军阶段叛军水运,亲率两万人马出击,将叛军击溃,两战两胜,斩首不计其数。
隋炀帝因而褒奖张须佗,并派宫廷画师亲往骑军,画张须佗之像,带回洛阳。
二月,叛军裴长才、石子河率部两万,攻至历城。时张须佗来不及召集兵马,只带五人出战,硬生生把叛军拖住,直至援兵抵达,并将之大败。裴长才因此,不敢再驻留于历城百里。
三月二十六曰,北海郡郭方预聚众三万,联合反贼秦君弘,围攻北海郡。
又是张须佗站出来,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告之麾下:“贼自恃强,谓我不能救。吾今速去,破之必矣。”
他帅精兵出击,叛军果然没有防备,被张须佗斩首逾万人,俘获辎重三千车。
司隶刺史,裴淑英的堂兄裴艹之上书为其请功。时值辽东战事方起,杨广得知消息后,竟命朝中大臣亲赴齐郡,为张须佗庆功。由此可见,杨广对张须佗之看重,丝毫不逊色于朝中大臣。
而张须佗,对杨广同样忠心耿耿,直至战死。
也许,正一对君臣的作为,正合了那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