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犹豫不决。
就在这时,身后山弯处,传来一阵金鼓之声。
郑言庆连忙扭头,就见冯果催马跑来,“郑校尉,山弯处有高句丽人马,正追击我方兵马。”
“何人领兵?”
冯果摇摇头,“却不太清楚。”
言庆二话不说,翻身上马,“麦子仲冯果沈光,你三人和宏毅,率大家再次躲藏。大黑子阿棱,你二人带虎卫随我前去查探。”
雄阔海和阚棱,连忙答应一声,率领五十余名虎卫,跟着郑言庆离开。
一行人登上了一座土丘,山弯处可一目了然。只见一员小将,率领三四十名骑军,白马银枪,挟弓跨刀,被四五百名高句丽骑军所围困。那小将年纪大约在十七八岁,在乱军之中,左冲右突,血染征袍。银枪已成了红色,枪口上挂着粘稠的血浆。看得出来,他已厮杀多时。
银枪上下翻飞,一朵朵枪花涌出,如同万朵梨花。
可是,面对十倍于己方的高句丽人,小将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枪下以挑杀三名高句丽将领,可仍有十余名高句丽武将,围着他,疯狂的攻击。在外围处,一个高句丽少年,金盔金甲,跨坐一匹黄骠马,手持一杆大刀,正兴奋的指手画脚,围攻小将。
战场距离郑言庆,大约三五百米的模样。
言庆不由得暗自吃惊……这又是那位高句丽将领的麾下?高句丽人并不产马,早年间主要是依靠辽东和靺鞨人从突厥贩运马匹。如今,辽东战事正如火如荼,国内骑军几乎都集中于辽东。
郑言庆他们厮杀了一整夜,并没有遇到多少高句丽骑军。
没想到,这一会儿的功夫,就遇到了近一府骑军。那个金甲少年,若非高句丽权贵,安能如此。
“大哥,那个人……好像是谢校尉!”
雄阔海在峨嵋山的时候,曾得孙思邈传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