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加快了这个进程!我大清国才能强!”
“老少爷们们!想要救这大清国,那就必须要尽快的立宪呀!”
就这个事儿传出来了之后,那马上就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谘议局的人就不用说了,他们马上就跟进,吵吵着要把这个立宪的进程加快加快再加快,而现在。都不光是他们了,只要是有点儿学识的。只要是对这个国家还有那么一丝想法的,都站出来了。
是呀,我们爱国,希望大清国好。那么,当然就要马上改革的好,因为这个改革不是已经让我们看到好处了吗?
再之后,那甚至是贩夫走卒他们都出来喊了,反正只要知道这个事儿,那如果不出来表达一下意见,骂骂那些个不支持改革的,那就不够时髦!
这其中更有年轻的康有为,陈三立。也就是陈宝箴的几个儿子……反正一大堆有见识的年轻人,都投入了这场,要加速政治体制改革的红潮当中。
那么。这样一件事儿,是怎么出来的呢?
其实,这个事儿就是地方上的督抚们,也就是那些个地方诸侯,他们撑不住了,大家互相抱团取暖。想办法,最后就想出来了这么一个办法。
应该说。这个办法也是得到了中央某些人的支持,比如李鸿章,比如左宗棠。
就他们俩,本身是洋务派,就是比较激进的改革派,当然了,其实李鸿章还算是比较务实的,他觉得不应该搞的这么快,可是左宗棠真的是很激进,所以,咱们来加快一下好不好呢?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转移焦点!
对,这个办法的最初就是要把谘议局的那些个议员的注意力,给转移了。
是呀,你们别老盯着我们地方呀,你们也去盯着点儿中央呀!
就这个办法,还真的是不错,祸水东引,你们去找中央的麻烦,那我们地方上也就能干一些个事儿。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