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调教大宋 > 第904章 一个得道

第904章 一个得道(3 / 6)

,淡化了王权与底层百姓的矛盾冲突。

你说它是陋习?

可能你只看到了那些不好的,违背大众意愿的少数个例,却没看到在这么大的疆域里,在这么复杂的民情形势之中,在几千年的岁月里,它给王朝延续带来的好处。

说白了,自古我们就是一个人情社会,谁也逃不开,谁也躲不了。

唐奕,当然也不行。

他要是敢出宫,明天门坎就能让人踏平!!!

当然,以唐奕的尿性他可以拒绝,可以谁的账都不买,但是,有一些,他根本拒绝不了。

你就说范纯仁、尹文钦、尹文若这些,特么庆历八年的进士,在官场都混了十五年了,就因为身份特殊,范纯仁这个状元现在还在礼部贡院当一个小吏。

尹文钦在雄州一呆就是十五年,虽然也在升职,十五年不调回京,也说不过去了吧?

好,就算唐奕不管这些,让他们再等等,可是,范师父那里呢?尹师父那里呢??

他们就算不提,唐奕有脸去见吗?

这还不算,杨怀玉这个守住古北关的大宋英雄,在家里赋闲已经四年了;阎王营这个大宋第一军,发配到辽河口已经五年了;石进武的大儿子、涯州军将领石全安、石全海的亲大哥石全福,也在辽河口遭了四年的罪了。

还有嘉佑二年的观澜匪帮,一出去就是六年。

这六年正赶上是唐奕最难的六年,大伙儿没给唐奕去过一封信要官,没给他添一丁点的话柄,甚至该调回京了,圣旨都下了,为了唐奕,都特么都抗旨了。

现在唐奕掌权了,应不应该调回来???

曹觉呢?秀才呢?那五十个跟着他去涯州的老阎王营的兵,可是为了他把汝南王一家的腿打断了,可是为了他才成了逃兵

到现在,曹觉在官面儿上也没个说法,在涯州军里也没有一个正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