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公亮就是最好的榜样。
诚然,贾昌朝自己也是一个榜样,可是名义上贾昌朝还在涯州蛮夷之地流放,回不了京师。
京师,那才是权力的中心!
......
想到这里,富弼已经开始倾向于老贾的意见了,曾公亮回京的好处更大。
不过,富相公心中尚有疑问,那就是,贾昌朝提了两个人,但是却漏掉了一个人。
“子明为什么不提王安石?依这几年的表现来看,王介甫比司马君实更得陛下的喜爱。”
“呵呵。.”老贾就回了一声干笑。
为什么不推荐石安石?理由很简单啊,特么唐奕身边的人对“王天真”能有什么好印象?
“彦国信老夫一句,若十年之后,天下大定革政顺昌,则王介甫掌权无害。”
“现在嘛......”
“现在如何?”
贾昌朝冷然一笑,“可以让他去观澜教书,倒是能桃李天下造福朝堂。”
噗!!
富弼差点没喷了,贾相爷的话怎么比唐子浩还狠?
王安石去教书?还是算了吧,他教出来的学生得什么样儿?
富相公脑子里自动浮现出一群臭哄哄的新嫩儒生占领朝堂是什么样子。
......
——————————
总之,有贾昌朝这么一闹,魏国公私力民学的事儿反而帮了唐奕一把,有这老货在前面挡刀,又有富弼出的那个偷换感念的主意,民学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在大宋彻底铺开,已经开门授业的就不下百家,在建之中的更是不计其数。
而且,是官办免费的,无偿向百姓开放。
唐奕万万没想到,别的事儿折腾了十年也没见什么成效,结果义务教育先来了,天大的好事啊!
这是打基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