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要稳,不可大意。
可唐奕却摇头一叹:
“我怎会不知越稳越好!?”
“但是,我等不起,大宋也等不起了......”
此言一出,吴育要说的话生生咽了回去,反倒没了声息。
一瞬不瞬地看着唐奕,良久方缓缓吐出一句:“大郎啊,你与老夫说句实话,是不是要再起浪涛,重兴革新之政?”
“是!”这没什么好瞒的。
“唉~~!”吴育忧然一叹。“果然如此......老夫早该想到。”
看着唐奕,“你是范公的得意门生,又怎会不继承公之志向,革宋为新呢?”
唐奕笑道:“老相公以为不应该吗?大宋冗官、冗兵致使财税连年入不付出。小子就算本事再大,挣的再多,也填不上这个窟窿。若无革新之举,无需外敌,早晚我们就会让自己拖垮!”
吴育闭眼低眉,“道理老夫知道!可是,纵观古今,废旧立新之举唯秦之商鞅一人得成,朝代再无成事者。而商鞅可兴秦,也有他的客观原因。为什么鲜有人成功?这其中,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啊......”
唐奕摇头,除了商鞅,还是有人成功了的,只是吴育不知道罢了。
因为,成功的案例不在“古”,而在千年之后的未来。
......
不能明说,唐奕只得搪塞,“事在人为!”
“难啊......”吴育又是一叹。“况且,革新与燕云何干?”
唐奕道:“因为万事俱备,只差燕云!”
“万事俱备?”吴育一愣,随即满眼惊骇。
细想之下,当真是“万事俱备”!
众人只道范仲淹、杜衍是新党魁首,只要把他们赶出朝堂,就万事皆安。
可是如今,内相是富弼、参知政事是文彦博;丁度、庞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