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接他到城市里住他才有上学的机会,我们去捐助他的时候他跪着求我们帮助他的伙伴们,把我们带去了那个山里。满目荒凉,衣不蔽体,家徒四壁,安好,我懂我说的吗?”
安好听得懂。
“你是想把慈善基金,用到更大的领域之中?”
“恩,我看着那些孩子我难受,我们与其捐钱给城市里的学校,图书馆,给城市里的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机会,不如给那些可怜的山里孩子提供一个学习机会。”
“说说计划。”
其实,就算没有亲自去,能让方海珠哭成这样,安好也能想象到那是个多么落后和贫穷的地方了。
方海珠没有具体的计划书,只是她在车上已经想好了的。
“我想过把村子里的人都迁移出来工程太浩大,住宿什么的我们也不可能解决得了,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去山里面建一个学校,我问过村长,附近还有八个小村庄,我们选择在这八个小村庄中间建一个小学,然后聘请志愿者到那里去支教。”
“没有这样的志愿者,你如果真的有计划,就把志愿者这一项列入付费项目,一天两天别人愿意教,可是一年两年没有人会愿意。”
安好提出的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方海珠却慷慨成词:“怎么就没有,我去,不给钱我也去。”
安好当她开玩笑,没太当回事,方海珠提议盖学校她同意,不过她不会用慈善基金的,因为那笔慈善基金是个捐赠的画家们达成口头协议的,就是慈善基金的钱全部用于帮助有梦想的贫困美术生身上,她不愿意食言。
至于方海珠说的学校,她会以私人资产的捐建。
方海珠还在继续慷慨成词:“还需要建个医院,至少建立一个卫生所,我听村子里的老人说村里去年一下去世了五六个人,其中几个其实只是得了感冒而已,但是山路崎岖下山就医难,都是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