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硕提供了防水光刻胶技术作为担保之后,经过一次繁复的重新谈判,泛翰集团和尼康的合作总算是继续进行了下去。
为了规避中国官方的管束,尼康的合资子公司下属,又成立了两家子公司。
看在周硕大方迈出第一步的前提上,鹤田多少也算是捏鼻子认了这个新的公司架构。
合资子公司的两个子公司仍然还是合资公司,范尼光学制造公司是尼康光刻机子公司的子公司,其中泛翰集团占股88%、尼康占股12%。而尼范光学贸易公司同样是尼康光刻机子公司的子公司,只不过股份重新掉了个头,尼康占有这家公司的90%股份,而泛翰集团只持有10%。
在尼康光刻机子公司里,最终仍然是泛翰集团49%,而尼康占股51%的比例。
这样一番操作之后,结果在中国境内建设的光刻机生产线,就变成了中方绝对控股的生产公司。而设在日本的贸易公司,则仍然还是尼康占有绝对优势。在这种状况下,似乎一切障碍都消失了。
尼范光学贸易公司将向范尼光学制造公司,以二十亿的价格出售一条光刻机的组装生产线。在没有偿还这笔债务之前,范尼光学制造公司只能以固定的价格,向尼范光学贸易公司出售自己的全部产品……
尽管有着诸如脱*放*的嫌疑,但这么一番繁琐的设置,倒也确实在法理上绕过了中日两国设置的一切障碍。
中国人名义上得到了光刻机的制造技术,而且没有失去沉浸式光刻的技术所有权。未来生产出来的0.25微米工艺光刻机,不仅能够供应国外出口创汇,还能提供给华虹建设生产线。去了电子工业部这个大头。想来国防科工委也是掀不起太大的风浪来。
当然,由于需要担心夜长梦多。方剑阁和电子工业部未必不会再出什么幺蛾子,周硕和尼康双方这些操作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也就是说,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