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流利,倒是不用担心他会看不懂实验记录。
城三太郎打开实验记录,粗粗的扫了两眼,不由得就是暗自心惊。各种光波在不同材质之中穿行,产生的变化都不相同。193nm的准分子激光,想要应用在光刻机上,就必须对镜头进行全新设计。在此之前就必须详细的试验新材料,全面的了解镜头对激光产生的所有影响。
从实验记录的结果上面来看,显然泛翰集团已经对高密度石英,进行了全面的激光测试。测试进度至少已经达到了80%的水平,要知道当全部测试完成之后,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镜片设计工作了。进入这个阶段,基本就可以看做是0.35微米工艺光刻机技术开发,进入到最后的步奏了。
“赵桑,这些数据都是你们自己的镜头,测试出来的结果吗?”。城三太郎颇为焦急的问道,他这样的问题可以说是非常的不礼貌,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心情去计较这种小事了。
能够测试出完全正确的镜头数据,这说明中国人已经掌握了0.35微米光刻机所需的镜头加工技术。这对尼康来说,简直就像是在乡下小河沟里,突然钓出来一条大白鲨一样。
当今国际上,如果把芯片生产技术分成三个档次。那么1.2到0.8微米,可以算是上点档次的三流技术,至于1.2微米以上、乃至2微米以上的技术,已经基本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而0.5微米技术,可以算是二流技术,是当今世界上晶圆厂的主流水平。至于0.35微米工艺,就连尼康也不过才刚刚掌握而已。
这突然之间,在中国这种科技荒漠的国度里,城三太郎竟然发现了世界一流的光学镜片加工水平,岂不是太过于荒谬了吗!
这点把戏说穿了,其实毫不奇怪。周硕穿越前的二十年后,高密度石英材料早就已经被研究个透了。虽然没有各项镜片的具体实验数据,但其本身的各项特性却根本不是秘密。从基础数据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