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侯顿时觉得心中有些无力,叹了一口气道,“这确然是陛下的意思,老夫方才所言,只是陛下此番下旨给老夫,让老夫做议和使臣的交代。”
玉无玦道,“所以,侯爷的想法如何?”
文昌侯看了一眼阮弗,语气多了些严肃,“当年诸国会盟,老夫第一次在辰国与太子妃相见的时候,乃是在猎场的地下宫室之中,当时,太子妃以中原大局为由,阻止了老夫的一场糊涂事,当时,老夫便与太子妃说过南华徐氏的立场,时隔多年,如今,老夫的立场依旧。”
玉无玦看着玉无玦,之间这位年过半百,双鬓斑白的一代侯爷,神色凝肃,面上布了皱痕,双目却依旧炯炯有神。
玉无玦唇角微松,点头,“侯爷的意思,本宫知道了。”
文昌侯继续道,“徐氏不会阻挡辰国的脚步,但是也绝不会做打开国门迎接王爷入城之人,天下大争,老夫早已老了,只能顺势而为。”
阮弗与玉无玦对视一眼,道,“侯爷放心,侯爷什么也无需做,只需保存徐氏风骨,便是对天下最好的守护。”
文昌侯终于站起来,对着阮弗和玉无玦一揖。
待文昌侯重新坐下之后,玉无玦才开口道,“南华议和,就算本宫同意,辰国大军亦不会同意,何况,本宫也根本不会同意这件事。”
文昌侯叹了一口气,“老夫在来虞城之前,就知道辰国会有这番答案,陛下……终究是……”
说到这里,文昌侯摇了摇头,却是不愿多说皇甫彧了。
议和之事,文昌侯只是传达了皇甫彧的意思而已,根本就没有打算与玉无玦多做周旋的意思,因为没有谁比他更加明白辰国的打算,而这个分裂至今的中原,也早就应该接着这个机会,回到它原先的样子了。
怜悯百姓?避免战火?
当天下大势遇上纷争之时,真正的慈悲与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