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夏收的事情也要开始准备,除此之外,惯例的朝会,在辰时之后,渐渐走向结束。
安成站在元昌帝的身边,笑眯眯道,“诸卿可还有要事启奏?”
事情奏送完毕,往常也从来不会有安成主动问这么一句话的时候,但是,这一次安成却问了出来,百官面面相觑,不知陛下可是有什么要事要吩咐。
却还是纷纷摇了摇头。
元昌帝见此,扫了一眼底下的几个儿子,还有眸中带了些许疑惑的百官们,道,“既然诸卿无事启奏,那朕便说一说一些事情。”
玉无玦在下边,闻言忽然微微抬眸看向了元昌帝。
元昌帝的视线也正好放在他的身上,只是一眼,便继续道,“自朕登基以来,如今已是二十多年,期间大风大浪,辰国也几经浮沉,二十年社稷,并非一桩一件都能做到让百姓全身心满意,这些年,辰国经历了大乱,也成就了大治,辰国由中原十国之一,成为如今中原强国之首,由二三十年前尚有的贫弱困境,成为如今中原诸国不敢缨我锋芒的大国,是诸位爱卿的努力,是百姓的福气,也是朕的福气。”
百官赶忙道,“微臣不敢,陛下圣命,功在社稷。”
元昌帝却是摇了摇头,“然而,朕即便做了诸多对辰国有益之事,但近一年以来,朕仍旧是觉得愧对列祖列宗,今年二月,宣王逼宫,不到半年的时间,肃王和怀王联合兵马,与异族勾结,再次逼宫,造成朝廷震荡,实乃朕之罪过。”
百官闻言,已是惶恐不已,便是几位皇子也纷纷跪下,“人心之变,非陛下之罪。”
元昌帝摆了摆手,“不到半年时间,辰国便经此大变,造成朝堂两翻混乱,朕思虑多日,几番反省,认为,实乃国无诸君,诸王争乱所致,经朕思前想后,为杜绝日后再发生此事,当为国立下诸君,册立太子!”
册立太子?百官震惊地看着元昌帝,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