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末世横行 > 第一百二十章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第一百二十章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5 / 6)

译成“支那”,现在中国的佛经中还是用“支那”这个词称呼中国。佛经传到岛国后,也把“支那”这个词带入岛国。

由于发明“支那”这个词的并不是岛国人,而是中国人自己,所以可以排除岛国人假借汉字的会意方式贬损中国的可能性。支那”一词在岛国流行起来是明治维新以后的事。不过那时中国的正式国号是“大清”,所以岛国政府在正式场合把中国称为“清国”或“大清帝国”,把甲午战争称为“日清战争”,把义和团事变称为“北清事变”。

但是在一般的民间报刊,则一般把中国称为“支那”,把“日清战争”称为“日支战争”,把中国话称为“支那语”。岛国人不称中国的正式国号“大清”而称“支那”,中国人为此而气愤吗?非也。原来那时的中国汉人,特别是中国的革命家,对岛国称中国为“支那”,不但不生气,反而还有几分感激。那时中国汉人处于异民族的统治之下,因为岛国暗中支持中国革命,所以一时间岛国成为中国革命家的乐园,同盟会、光复会等**组织都是在岛国组建的。由于那时“中国”这个词还没有被公认,所以很多革命家直接借用岛国式称呼称自己是“支那人”。

1902年,章太炎等在岛国东京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提出“光复汉族,还我河山,以身许国,功成身退”的誓词(“支那亡国”是指明朝亡于清朝的那一年);1904年,宋教仁在东京创办了名叫《二十世纪之支那》的杂志,这是后来同盟会党报《民报》的前身。即使是立宪派的梁启超,也用“支那少年”为笔名,康有为次女康同璧也曾在诗中称“我是支那第一人”。当时很多中国的革命家使用“支那”这个词称呼自己,亦说明那时岛国使用“支那”称呼中国,不但没有贬义,反而含有对中国汉人的尊敬。如果岛国人按照当时中国的正式国号“大清”,把中国人称为“大清人”,把中国话称为“大清语”,对中国的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