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有点紧张的看了眼陈翰,确定他眼神清明,没有什么不妥后,直接道:“这位小兄弟,不瞒你说,七年的义务兵退伍,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我需要确认一下证件的编号,可以吗?”
说到这个,陈翰也有点不好意思了,早知道会这样,当时就让他们给自己一个军官的复员证好了。
“那啥,可以理解的。对了,需要给你联系方式吗?”陈翰大方的说道。
谁知道,卫永兴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用的,我知道联系方式的。小子这身体素质不错啊,结实!不愧是有可能从我们部队出来的兵?
从我们部队出来的兵?
这个半真半假的东西,居然遇到前辈了,太巧合了!一时间,陈翰真的只能这么说了。
啪嗒一声,陈翰敬了个礼:“见过班长!”
至于陈翰为什么喊卫永兴班长,当过兵的人都知道部队内部有一些特殊的称呼,这些称呼只在部队流行,体现了独特的军营文化,很是有趣。
比如,新兵来到部队,由于资历最浅,见了所有的老兵都要叫班长,见了所有的军官都要叫首长。这也是为什么陈翰在得知卫永兴很有可能是自己退伍证上那个部队出来的时候,直接称呼卫永兴为班长的原因。
军人的小孩对战士和年轻的军官一律称呼叔叔,在部队已经成了惯例。如果你首长的儿子和你同岁的话,那么恭喜你,他见到你的时候,都会很礼貌地称呼你为叔叔的,虽然你俩的年龄相差无几。
男性军人的配偶在部队都被年轻的军人亲切地称为嫂子,这就是“军嫂”这个词的来历。当然了,如果你遇见和自己母亲差不多同岁的军嫂时,该如何称呼对方就有点为难了。称呼阿姨吧,怕对方误会“我有那么老吗”?称呼嫂子吧,又怕人家说没礼貌,毕竟自己的母亲和对方同岁。
更有意思的是,部队上的一些简称也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