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逃难而来,一脸茫然的难民,刘盈丝毫不客气。
“全部接收,登记造册。”
大汉天子大手一挥,语气如同处理一批货物。
“我大汉地广人稀,处处都缺人手。告诉他们,来了,就有活干,有饭吃。”
“臣,早已安排妥当。”
陈平躬身回应,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一套高效且冷酷的流程早已准备好。
这些倭国难民上岸后,会根据性别、年龄、身体状况,被迅速分门别类。
强壮者直接打上烙印,套上枷锁,押送往遥远的矿山、盐场或在边境修筑军事要塞;稍有手艺的,或许能去官营的作坊;妇女儿童则可能被发配去养蚕缫丝或垦荒。
他们将被分散到大汉各个需要劳动力的边远郡县,终生难以回乡,真正意义上地“物尽其用”,直到耗尽最后一丝力气。
朝鲜的军民们冷眼旁观着这一切,心中百感交集。
他们此刻才真正体会到,大汉皇帝刘盈对他们,确实堪称“仁慈”。
至少,他们还能留在故土,虽然需要辛苦劳作换取工分,但至少家庭完整,生活有基本的保障,不必像这些倭国人一样,背井离乡,前途未卜,分明就是去做牛做马。
一种诡异的庆幸感和优越感,在他们心中油然而生,那一点点因为之前血战而产生的不满和怨气,也在此刻消散了不少。
对于大多数没有太大进取心、只求安稳度日的朝鲜平民而言,刘盈的“公社令”虽然剥削,却真的给了他们一个可以预期的、相对稳定的未来,彻底安抚住了他们。
与此同时,刘盈再次下达军令。
驻守朝鲜港口的大汉水师主力,在刘如意和项轩的率领下,再次升起风帆,大张旗鼓地返回对马岛基地。
战舰蔽海,旌旗招展,演练的号角声和战鼓声隔海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