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盈的声音并不激昂,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和少年人特有的锐气与理想光芒。
他将樊哙的莽撞咆哮、老臣们的尴尬往事,巧妙地转化为推行新政的利刃和注脚!
用“分肉”比喻公平,用“杀猪刀”比喻破除积弊的魄力,用“新曲”比喻变革的愿景!
既化解了紧张,又点明了核心,更将一众功勋老臣的“痛点”变成了支持新政的“亮点”!
陈平第一个反应过来,他深吸一口气,出列深深一躬,声音带着一丝复杂的感慨,却无比清晰。
“陛下圣明烛照,臣心悦诚服!科举取士,广开贤路,实乃强国之本!”
“老臣愿效仿当年分肉之‘公心’,为陛下新政,竭尽绵薄!”
他将“陈一刀”的典故坦然接下,化为对新政的背书。
周勃和灌婴对视一眼,也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无奈和一丝释然。
是啊,若非乱世,他们何尝不是市井中人?
二人出列,抱拳沉声道:“臣等附议!愿为陛下新政效力!”
声音虽不如樊哙洪亮,却代表了军方重臣的最终转向。
樊哙咧开大嘴,得意洋洋地看着那些目瞪口呆的反对派,仿佛在说:看!俺老樊闹对了!俺外甥厉害吧!
刘盈看着殿下躬身附议的群臣,脸上露出了蔫坏又满足的笑容。
他悄悄对樊哙眨了眨眼,仿佛在说:姨父,干得漂亮!这“杀猪刀”,砍得正是地方!
这场由“屠夫咆哮”引发的朝堂风暴,最终在少年天子四两拨千斤的“分肉论”下,悄然平息,并为即将到来的科举大潮,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未央宫的金砖上,仿佛还回荡着樊哙的怒吼和刘盈那清朗又带着一丝狡黠的话语,预示着大汉帝国,即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