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缙摇头道:“当地的地主,还没杀完,有几个当时是没问题的,他们没做过不好的事情,但那几个地主交的税,占据了一半以上。”
“一半那么多?”
朱元璋惊了,随即脸色一沉:“也就是说,他们占据的田地,也是特别多?”
这是摊丁入亩,不再收人头税。
地主垄断了大部分土地,这是古代社会最常见的现象。
即使一个王朝初期,也是如此,普通百姓基本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地,尤其是在有功名就不用交税的政策前提下。
数不清的普通百姓,为了避税,把田地挂靠在地主、有功名等的人名下。
解缙点头道:“可以这么说,田地越多,交的税越多。”
朱元璋寻思了好一会道:“那些地主,会不会把这一份税,转移给那些租地的百姓?”
解缙道:“一定会这样做。”
朱元璋问道:“你对此,有什么想法?”
解缙早就想好了,会有这种问题的时候,道:“臣暂时有两个想法,第一点是压低粮价,我们把地主的粮食收起来,再压低价格卖给百姓,让那些没有地的百姓,也能买更多的粮食,而他们可以做点别的事情赚钱,不一定只能耕地。”
如今的大明,商业逐渐在放开。
普通百姓除了种地,能做的事情可多了。
“第二点。”
“就是红薯的作用,陛下种植的红薯,效果特别好,明年开春,又有新一批的红薯种子,可以推广到更多的地方。”
“一旦种植红薯的人多了,粮食自然而然就多了。”
“虽说谷贱伤农,但也能解决很多问题。”
解缙说道。
其实朝中很多人,包括朱元璋,都把希望放在红薯上面。
只要红薯推广出去,很多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