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最多再拿三十艘,太多的话,岭南当地的人,就觉得臣不厚道了。”
六十艘船,仿佛是他的极限。
至于是不是真的极限,朱允熥不清楚,但也不深究真假。
要船,不过顺手而为。
想到朱寿征集战船,进展不算顺利,郑和的船坞,还在购买木材,就想着可以从何荣身上入手。
至于朱寿为何,不找何荣?
肯定是私底下找过。
但朱寿还不够资格,能从何荣的手里要到船只。
他还不是朱允熥。
“三十艘船,那我收下了。”
朱允熥满意道:“我代替大明海军,多谢东莞伯大义。”
何荣恭敬道:“殿下不必客气,海军强大了,就是我们大明强大,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朱允熥又道:“我传东莞伯进来,其实是为了另外一件事。”
何荣:“???”
你让我进来,不是为了找我要船只?
怎么不早说啊!
可是,何荣已经答应了,那就撤不回。
只能继续不要脸地,去问那些海商要船,实在没办法。
何荣问道:“请问殿下,还有何事?”
朱允熥道:“听闻在南方地区,宗族势力很强,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祠堂,宗族聚在一起,可以决定很多事情,对吧?”
这个是实情,何荣也不否认,点头道:“是的,尤其粤东。”
朱允熥说道:“我也不是要对他们做什么,而是我要进行商税改革,这件事你是知道的,所以我希望你可以回去,给他们做好思想准备,配合我们的税课司。”
停顿了下,他补充道:“你让他们,不要担心付出,因为我接下来,还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好处。”
何荣又问:“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