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主要在江北,并非开发了江南。
“陛下,您瞧,这附近的城,已经改进了工艺,能够阻挡流水三个月不塌,就算有人束水来攻,城内的排水系统,和改造之后的内外防务环境,哪怕是被破城了,还能打巷战坚持半年之久。
当然,若是敌人连第一道城墙都攻不破,那城内积存和必要的时候修改成田地的公园面积,也能保证长达三年的守备需求。”
“有按照要求进行旱地化没有?”
“一切都按照要求进行旱地化,一旦发生战争,城内的百姓自留地,都能第一时间征用起来,成为麦田或者粟田。”
刘季负手走在街巷上。
建筑专业是他的老本行,这些年的研究之下,他越发的得心应手起来。
城市街巷、公园的设计必须官家统筹,一来这些地方平日里可以作为游园,让百姓走动,二来可以设置摊位,变相承担市场的定位,这第三就是战争需求。
只不过从去年准备开始大基建之后,刘季对于各地送上来的公园概况,城市内发现疟疾的地方多靠近湖泊。
其余相关病例发生地点于公园的蚊虫孽生,长蛇出没的情况也不少。
于是经过十年总结调整,刘季决定放弃大湖式公园,而改成城内河式,一来增加流水防止腐臭,二来可以行船,提高交通速度,三来一旦敌人封锁了外河,还能直接在取水附近的汲水井,同时对各家院子里的田亩进行旱田化。
一旦战争爆发,就尽可能种植不需要那么多水的农作物,保证长时间战斗需要。
而这些地方的维护,绝大部分就是靠平日里承担市场作用,当然也有好一点的高级公园,一座城就一座,得买票进的那种。
那个地方占地面积和规模都不小,所以票价不低,但胜在这些公园承担纾解内涝的需求,因此有大湖。
总之,按照刘季这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