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了?”
几个年纪较大的蜀人围在村中的篝火边,附近的老女人们抱着儿孙,听着他们的交流。
“汉国打算把我们按照户数分开,安排进附近东夷人的村子。”
被问话的中年蜀人叹了一声:“只要我们答应,汉人就能给我们提供成男成女半斤、老人孩童三两粟的补助,并且长达一年。”
“一年!就这么点?”
听到这些话,不少人怒不可遏:“哪里够?不是说只要迁徙过来,就给保证我们两餐吗?”
蜀人们十分不满。
他们之所以愿意东迁,除了汉人刀兵锋利,他们是被征服的人之外,更重要的是汉人答应给他们一天两餐餐食。
这一路东迁过来,他们确实在沿途许多粥站、驿站吃了两天的餐食,每天看着汉人从东面运往西边的食物,他们是一次又一次的感觉到了汉国的富庶。
可谁想,迁徙抵达了汉人腹地之后,汉人给他们给他们两个选择。
第一,积聚一村,那么他们将不会获得补助,只能享受朝廷补助的一餐午餐,而且是只能在开荒的时候才能享受。
而开荒有多难?
刘季没有安排多少牛马过去,这些牛马统一控制在汉人军屯手中。
刘季为了解决地方军粮食的问题,下令将原本的城市周围土地进行回收,转交给退役的地方军汉人落户。
这些退役的地方军汉人,来自别的县,他多是家中余丁,刘季为了开发边缘区域,想尽办法把他们留在本地,进一步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而本县的军屯田就没了,只能去荒区开垦,正好把迁徙过来的蜀人安排在军屯四周,军屯树起城寨,还能顺道看管他们。
所以这群蜀人的粮食,其实走的就是军屯的看管,同时他们开垦之后,土地还是要上税的。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