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泛黄的粟。
连夜举火,加班加点。
“都快点!还有小心,看到狐狸就也别驱逐它们,有这些狐狸在,我们就不用担心老鼠来祸祸我们的谷子了!”
作为神农氏的人,姜火自小就跟农田打交道。
狐狸,这个时候可是益兽,一直延续到了秦汉。
只有等猫通过丝绸之路从埃及进来,狐狸才会渐渐淡出农耕祭祀尊奉的神灵范畴。
逼近田间地头的田鼠,麻雀等物,趁着夜色出来偷袭良田,全靠狐狸来保证稻谷不被祸害。
因此在神农氏,其实有很多关于狐狸的传说。
只要不是偷鸡的狐狸,那都是好狐狸。
甚至邓林军屯场的角落还有地灵龛,龛中里摆放着姜火用泥土捏出来的狐狸,并且外边还有香炉,有香在散发氤氲烟雾。
“知道了!”人们干得热火朝天,抓紧将粟收割,然后送到晒谷场去统一铺开。
大概忙到天亮,姜火带着人去休息,由第二批人接班。
然后太阳高升的时候,姜火扒拉着田场,顶着太阳的晒,暖洋洋的眯着眼睛:“这豢龙氏,今年居然大丰。粗种的居然能产八十斤,有除草的还有一百斤,精耕一亩地产两百斤,真是够疯狂的!”
精耕细作的土地,亩产两百斤,姜火以前根本不敢想象。
因为有之前带来的一百多头牛,还有刘季安排人从别的地方高价购进的牛。
在开垦精耕的时候,有将近三百头牛用于这里耕种。
所以早期耕种,再加上抢种,以及开挖沟渠的总人力千余人次,却有精耕土地两千亩,除草非精耕土地一万两千亩。
此外还有新开辟的初种的八千亩土地,现在主要是撒豆子,得等秋天才能收获。
他们主要分布在邓林两侧,沿着育水,一直蔓延到石河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