咙,心里满是安稳。
短剧筹备顺利,网站又签下了有潜力的作者,家里有爱人,女儿和崔姐的陪伴,还有沈亦舟这样认真的年轻人带来的鲜活气息,这样的日子,虽然忙碌,却处处透着温暖。
等到五月的乌镇褪去春寒。
正午的阳光穿过巷口的石榴树,在青石板路上洒下细碎的光斑。
枝头的石榴花缀得满树红火,风一吹,花瓣就簌簌落在路过的乌篷船顶,连空气里都带着点甜意。
苏木刚把院子里晒了一上午的粽叶收进竹篮。
叶片翠绿饱满,还带着阳光晒过的清香。
就听见崔姝在厨房喊:“苏老师,糯米泡好了,快来搭把手!”
他快步走进厨房,只见灶台上摆着两个大瓷盆,一盆装着泛着莹白光泽的糯米,另一盆混着切成小块的咸肉和出油的咸蛋黄,旁边的竹篮里还放着蜜枣、豆沙,都是早上徐佳莹从镇上老字号铺子里买来的。
“今天可得多包点,王丽和元珊说要来,小锦还带着沈小子,人多热闹。”
崔姝正用清水冲洗粽叶,指尖在叶片上轻轻摩挲,挑出几片有破洞的放在一边,“包粽子的叶得选完整的,不然漏米,煮出来就成粥了。”
话音刚落,院门口就传来苏锦的笑声。
苏木探头一看,苏锦正挽着沈亦舟的胳膊走进来,沈亦舟穿着件浅灰色短袖,手里提着个印着京大校徽的布袋子,脚步有些拘谨,却还是努力挺直脊背,像个要见长辈的新兵蛋子。
“崔阿姨,苏老师,徐阿姨,”他把布袋子递向崔姝,声音带着点紧张,“这是我从学校附近老字号买的绿豆糕,低糖的,您和徐阿姨尝尝。”
崔姝笑着接过袋子,拉着他往厨房走:“来得正好,正愁人手不够,你跟小锦一起学包粽子,今天咱们全家都得露一手。”
沈亦舟跟着走进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