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服口服,他连连赞叹袁颂之文切题新颖,妙不可言。
只见他凤眼一挑,嘴角一勾,指着苏萤,对新生说道:“她,人称书院女状元。你连我都赢不了,还想找她比?我劝你趁早歇了这心思吧!”
一句话,说得那新人此后见她都只远远一礼,“师姐”唤得格外恭敬,再不敢有丝毫轻慢。
苏萤想着,眼下这桩事,倒也与当年那一幕颇有几分相似。那时,他不许旁人同她对文,便自己来比,让人知难而退。如今,他不许旁人靠近她,便自己提亲,断了他人念想。说白了,他还是儿时心性。
想到这里,苏萤是又好笑又好气。笑的是,三年不见,他除了个高了些,五官开阔了些,可那“护食”的模样,一点儿没变。气的是,这厮一邪性起来,便口无遮拦,一通乱说。竟然将下聘二字说得如此顺嘴,她恨不能回雁荡一趟,借来外祖的那把戒尺,教训教训他这张乱说话的嘴。
可容氏却有不同想法,萤儿这是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而已。小时,袁颂日日带着萤儿,满雁荡山里转悠。她看着方才袁颂望萤儿的样子,深知他对萤儿的情意与儿时比,只增不减。更何况母亲来信,也提到了袁颂母亲主动打听萤儿。她心中便是定了几分。
只是唯有一点,她还有些迟疑。便是,这袁颂似乎还是不够沉稳,过于轻佻了。
罢了,罢了,既然他说了要回去,那就看他会不会再来罢!这事哪有请伯父伯母出面的,想这些还是有些为时过早。
杜衡与程氏回府时,已日落西山。他骑着马在先,隐约瞧着似乎有个小乞丐在府门口徘徊。
他让清泉上去查看,谁知清泉刚下马,那小乞丐便发现了他们,一溜烟就跑了。
于是,便未再在意,等着清泉把门敲开,回了府中。
待用完晚膳,收拾完毕,回到书房,已近亥时。
按往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