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莘学子,十年寒窗,走的正是圣贤之道。”
许大人略略颔首,面上已有几分赞许之色,语气也和缓了许多:“你这上届解元之名果真不虚,可见你平日下足了工夫。有些人纵使博览群书,却也不能引经据典,学以致用。”
他顿了顿,将书页合上,似是不经意道:“今年春闱将提前于六月初五。主考官人选已定,是河南出身的邹学正,其人素以考问时政与经义兼顾著称,尤喜将律例与儒经并举。”
说至此,许大人微一抬眸,看着杜衡,意有所指地道:“你若真有心,便趁这四月之机,潜心研磨,此番科场未必不能有所成。”
杜衡返回花厅之后,许夫人便唤来一名小丫鬟。丫鬟凑近她耳畔低语几句,许夫人听罢,看向杜衡的笑意更甚,还不住地点头。
程氏一面看着,一面心中大喜。她的衡儿,自然经得起考教。
不知不觉,日头已偏西,也到了该告辞的时候。
许杜两位夫人自厅中出来,携手缓步前行,谈笑不止,不多时行至二门前院。
此时杜衡已命仆人将马牵至院外,正候在门前。
忽听远处巷口传来马蹄踢踏之声,节奏稳健,他循声望去,竟是才见不久的袁大公子,袁颂。
袁颂亦是略感意外,只见他看了杜衡一眼,又扫过门前仍在话别的许、杜两位夫人,那神情登时一目了然。
他翻身下马,举步上前,先向两位夫人拱手致意,又令随从呈上一小包,道:“许伯母,家父从浙江老家稍了些特产,家伯便让我送些给许伯父。”
可见袁许两家素来交好,许夫人似早知其性情,笑着点头,只让人接下,道:“多谢你家伯父、伯母。”
说着,便向程氏略一介绍:“这位是内阁大学士袁大人的子侄,袁颂。”
袁颂当即上前一步,拱手一礼,笑道:“小侄袁颂,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