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你要注意,如果消息泄露了,定然就是一个死字,宗门不会包庇的。”林珂强调。
方通眼神没有一丝挣扎:“我晓得!”
珂见状也不再多说,刚好便在这里拿出玉简,开始宣读、讲解功法。
方通正襟危坐,好好倾听,有不懂的地方便询问林珂。
林珂做到老师的职责,基本能传道受业解惑,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提供给方通参考。
志,这种文体一般用来记录典章制度、人物事迹,乃是以其为核心的历史编纂文体。
其核心特征为“横排门类、纵贯时间”的叙事结构,强调“述而不作”的客观性原则,具有存史、资治、教化等功能。
这些是林珂前世所知道的知识。
而这《滇池渔志》乃是一本以撰书者为核心的功法。
讲述的是一个渔夫,在滇池里驰骋打鱼之事。
而修炼功法的人,要做的便是模仿这个过程,体悟其精髓,而后以此修炼。
就像《苗疆蛊功》,捉虫、养虫、育虫、炼化、操纵。
这《滇池渔志》便是捉鱼、养鱼、繁殖、炼化、掌控。
“……故而,我后面刚好要弄一片水池,以养殖白草螺。”林珂笑道:“正好,你可以将白草螺作为你的第一只本命灵鱼了。”
和本命灵虫一样,本命灵鱼的种类划分界定得十分模糊。
白草螺既可以算作本命灵虫,又可以算作本命灵鱼。
在林珂的猜想中,这或许和功法本身深层次的一些认定标准有关。
比如灵虫的认定,是只要爬行类、节肢类等也算作灵虫。
而灵鱼则是只要在水里生活的就算。
估计就是类似于这样划分,所以白草螺既可以被《苗疆蛊功》炼化,又可以被《滇池渔志》炼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