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能看出什么?
看出对方在杀害陈伟时,心中曾十分恐慌,于是逃跑,而二次返回现场,这恐慌之情就散了许多。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地方能散掉恐慌的情绪?
能让自己带来安全感,与恐慌对冲的地方!
举个例子。
小时候所有人打架哭后,所哭喊的都是‘妈妈’,父母一来便安心。
同理,意外杀人后,绝大多数人在慌乱中,也是急速的往家赶,回到家便会稍稍安心。
案子也是如此!
死者死亡时间与凶手返回现场,两者间仅隔着一个小时!
也就是说,凶手在杀完人回家,又来到案发现场仅用了这些时间。
案发周围没有车辙,纯靠双脚...一小时能走多远?
“陈华的居住地址,如果没猜错的话.....”
“就在案发地点,半径七公里以内!”
“排查直径十四公里,这不是个小工程,但案发现场同样是个信息。”
“案发现场位于垃圾巷,双方发生矛盾时所处于垃圾桶的位置。”
“而凶手又非刻意埋伏,那来这能做什么?”
垃圾桶只会发生两件事。
丢垃圾,以及捡垃圾。
捡垃圾同样又有两种人,一种是环卫工人,第二种便是......
拾荒者!
而现场,恰恰有垃圾桶被翻找过的痕迹!
“如此,信息被压缩在半径七公里的拾荒者,这依旧很难查。”
“不过,但凡是捡垃圾的拾荒者,都绕不开一个地方。”
“那便是...废品回收站!”
六月四日,早上八点。
徐良等人来到洪福街道,一家小型垃圾回收站前。
这是个小平房,收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