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钱。
像李天明的三叔和四叔,自然是对大侄子无条件的支持。
每人又撂下了500块钱。
还有李学庆和金利,同样跟着李天明卖野物赚了钱,掏钱的时候,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那些还在观望的,随着大喇叭不停广播已经集资的数额,也渐渐的坐不住了。
还有一部分,男人在城里揽工,女人不敢做主,这下也顾不得那么许多。
大不了男人回来,两口子打一架,可要是错过这个机会,等到日后赚了钱,那就只剩下拿着脑袋撞墙的份了。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想要过好日子,就不能瞻前顾后。
甚至就连杜立德都狠狠心,掏了50块钱出来。
可即便大半个村子都行动了,还是有一部分人下不了决心。
还没出月子的乔凤云,抱着孩子,前前后后在村支部门口转了好几圈。
她也想投钱,可心里总觉得不踏实,特别是这件事由李天明牵头,更让她犹豫。
李学成也不在家,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想找李天明问问,种果树到底能不能赚钱,却又拉不下脸来。
就这么一直磨叽到天黑。
“钱凑齐了,还没想好的,这下也不用想了。”
啥?
没投钱的人家,这下如梦方醒。
赶紧跑到村支部,却被李学庆告知,已经封账了。
两万块钱这就凑齐了?
村里人啥时候都变得这么有钱了?
年前的养殖场投了15000,现在又是20000,这么多钱,是咋凑上的啊!
国人历来有存钱的习惯,甭管是啥样的人家,只要一门心思好好过日子的,就算再穷,也有个几十块的家底。
李家台子历来就不是个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