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叔也来了,还有陈家的陈升。
听说卫家要盖房,家家户户都想出人来,挣上一笔工钱,好能存钱买些粮,去缴税。
虞秋对村里人不了解,就直接去了孟家,和孟阿爷说了此事,人选都是他定下的。
这些人都是肯出力,还不会偷奸耍滑的。
那陈升初时也把孩子送来帮忙了,虞秋还有些不放心,但既然孟阿爷推荐了他,想来干活是不差的。
工钱她定是三十文一日,管一顿午食。若是自己带饭的,午食一顿可折算成十文钱。
村里人听说还管饭,不在主家吃饭还能折算成工钱,这么好的事自然都想来。
孟阿爷知晓她着急,只说先把灶房垒起来。若是她觉得还不够快,就不挑人选,村里人愿意来的青壮都可以来。
只是要事先说明,若是发现有那偷奸耍滑的,直接扣工钱。
可互相监督,如此也能有效的威慑那些来混工钱的人。
实际上青山村里的青壮,干活都是不错的,只是人性如此,人一多就有些人不愿意尽力去干,就怕拿着一样的工钱,他的活却干多了。
有了前头挑选人力这一茬子事,再让那些人来上工,定然都会老老实实的,不敢偷懒了。
定下后,正巧赶上双日,孟阿爷算了一下宜动土后,今日来的青壮当即就动工了。
虞秋也带着小兄妹俩去后山叉鱼,挖野菜,再摘一些杨梅当做饭后水果也是不错。
加上雨后,很多菌菇定然也该冒头了,今日的午食还要先解决了才行。
家中的糙米怕是也不够了,还要抓紧些,回家还得舂米。
思索间,就带着小兄妹俩到了长着果树的地界。
两小只双眼晶亮的看着眼前这棵高大的杨梅树,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虞秋失笑,“你们多撒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