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是一座在村里算得上体面的院落。
正屋前是一块宽敞的土院坪,打扫的干干净净。
院坪左侧搭着个简易草棚,下面堆放着整齐的柴垛和一些农具;右侧则用竹篱围起一小块地,养着几只鸡鸭,正“咯咯”、“嘎嘎”地叫着。
在院子中央,放着一张崭新的八仙桌,桌上摆放着抓周需要的各种东西。
人已经来了不少,四处坐着闲聊。
不少手上还拿着陶碗,时不时喝上两口热茶,满脸笑意。
“岳父岳母,砚哥儿,阿时你们可算到了!”
一个爽朗洪亮的声音响起,穿着崭新靛蓝麻袄的陈禾生满脸笑容地从灶房快步迎了出来,身后还跟着同样喜气洋洋、系着围裙的裴采盈。
“爹,娘...刚才还跟禾生说,要去迎一迎你们。”
儿子周岁,裴采盈穿着喜庆,神采奕奕。
听到陈禾生的声音,热闹的人群里站起来两位老者,是陈禾生的父母。
两人五十出头,鬓边均已有白发。
陈父个子高大,嗓门与陈禾生一样,贼大,互相见礼后热络的拉过裴启云的手,招呼着往里走:“大清早赶来,辛苦了。这抓周的吉时快到了,亲家随我们一起观礼。”
裴采盈摘下围裙,从陈母手中接过孩子,来到八仙桌旁,开始引导孩子去抓取桌子上摆放的物什。
当然,作为母亲来讲,她自然是希望自己儿子能抓文房四宝。
可以像舅舅那样,成为解元,然后进京考取功名。
所以也十分刻意的往其上引导。
不过孩子对文房四宝并不感兴趣。
眼睛一直看着他右手边的刻着雷纹的木剑。
甚至在裴采盈没来得及反应的情况下,往前一纵抓起木剑,抱在怀里便不撒手。
这憨态引得观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