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按照自己的老习惯来——就陈舒华这把嗓子,只要帮她把情感情绪理顺了,感觉找准了,那还不是一录一个准!
不吹牛逼,整个华语歌坛,男男女女所有的现役歌手加一块儿,陈舒华的唱功就算进不了前三,也是稳稳前五了——连周华建都佩服的唱功!
穿越之前,林见鹿也跟当时网上的很多观点接近,认为越是远古的歌手,越是没有什么唱功可言,好像唱歌这种事情,是真的一直在进化的,好像欧美歌手们后来开拓开发出来的一系列什么胸腔头腔共鸣,什么弱混强混,就是多么高深的东西一样——但事实上,穿越之后现场听这个年代的很多歌手唱歌,他们和她们的“技术”可能的确不是那么的“先进”,但却几乎每一道声音都是那么的硬!
那都是他们自己苦苦磨砺多年,从本就已经异常优异的天赋里,又挖掘出来的吃饭的技术——技术这玩意儿,从来都不是越新越牛逼的!
举例,陈舒华,她的声音稳定度极高,共鸣极好,清澈、清冽、圆润,而且她唱歌三十多年,气息好到只要她认真唱,你几乎听不到任何的换气声息。
一个下午,就把陈舒华本来以为肯定最难录的《这世界那么多人》给录出来了——偏偏听到监听耳机里的成果,连陈舒华自己也认为,已经唱的足够好。
节奏飞快,效率惊人。
滚石这边的一帮人简直惊为天人——是真的没见过这种录音速度的!之前只是听说,现在就是真的看到了!
关键人家录音,压根儿不去尝试任何的可能,人家是直接告诉陈舒华,你就这样这样,这个地方这样,那个地方那样,那个颤音给我去掉,这里加一点力量,那里给我唱的脆一点……
完成!
工作的时候已是惊诧之极,晚上一起吃饭的时候说起来,认真探讨一阵是不是还有别样的可能,老李又一连爆了好几个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