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是为了鲸油与鲸肉,更是为了让这个大明王朝,能在时代的浪潮里,再多几分破浪前行的底气。
大明若想在波涛之上崛起,便要从这捕杀巨鲸开始——让“出海捕鲲”成为号角,唤醒整个王朝对海洋的渴望 。
先以捕鲸练军:将士们在与巨鲸的周旋中练出精准的投叉技艺、默契的团队协作,更练出面对深海巨兽时的胆气。
这些在惊涛骇浪里磨砺出的本事,终将化作战船甲板上的利刃,让水师从“守岸”真正蜕变为“制海”的力量。
再借捕鲸精造大船:为了追得上鲸群、扛得住冲撞,造船厂势必要琢磨更坚固的龙骨、更灵活的船舵、更大的船舱。
从捕鲸船的改良中积累的技术,会自然延伸到福船、战船的建造,让大明的船舰越造越大、越造越强,直至能扛住远洋的狂风巨浪。
而巨鲸带来的巨额利益——亮晶晶的鲸油、沉甸甸的鲸肉、价比黄金的龙涎香,会像磁石般吸引着百姓涌向海洋。
渔民会放下锄头,学驾船、学捕鱼;商人会凑钱组队,建船队、闯远海;工匠会琢磨新工具,造更好的船、炼更纯的油。
航海图会越画越细,港口会越来越热闹,连带着罗盘、绳索、造船木料的需求都节节攀升,整个航海业会像被注入活水,一日千里地往前冲。
到了那一步,即便朝堂上仍有固守陆地的声音,也挡不住这股向海而生的洪流。
战船会循着捕鲸船的航线,自然而然地驶向更远的海域——去巡视异域的岛屿,去与陌生的邦国打交道,去维护属于大明的海上秩序。
当龙旗在印度洋、太平洋的港口升起,当“大明水师”的名号让万邦敬畏,这条海上争霸之路,便算是真正走通了。
捕杀鲸鱼,从来都不只是为了那些“宝贝”,而是要借着这股子劲头,推着大明一步步走出近海,走向那片能承载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