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338章 汤和登门!水师发展之路!

第338章 汤和登门!水师发展之路!(1 / 4)

人才难得,这是眼下的困境。

于是造船厂的工匠工钱比别处高五成,手艺好的老师傅还能拿“技术津贴”;家属区盖了房子,谁的手艺精进了,就能从一进院换到二进院,让全家都跟着体面;旁边还盖了间学堂,请了个老秀才教工匠的孩子念书,学费全免,书本笔墨都由厂里供给。

“张师傅家的小子昨天启蒙,他今儿刨的木料都比平时规整三分。”朱高炽指着不远处一个正给木料抛光的工匠,对朱雄英笑道,“你让他的孩子有书念,他就敢把压箱底的手艺拿出来。”

更贴心的是,厂里还托人给单身的年轻工匠说亲,只要在厂里干满三年、手艺过得去,管事就带着聘礼去邻村提亲。

前阵子有个叫赵二的年轻工匠娶了媳妇,成亲那天,整个造船厂的人都去喝了喜酒,那小子现在干活浑身是劲,说要赶紧攒够钱换个带跨院的房子。

“你看,”朱高炽望着忙碌的厂区,“当工匠能挣着钱、住上房、孩子能念书、连媳妇都能娶上,谁还会觉得这行当没出息?”

他要的就是让所有人都瞧见:琢磨手艺、精进技术,是能换来好日子的。

等年轻人们都盼着“学好手艺就能住大房”,老工匠们愿意把本事传给徒弟,整个厂子就会像一台上了油的机器,轰隆隆往前转——到那时候,别说造几艘渔船,就算是能闯远海的巨舰,也能一艘艘从船坞里滑进大海。

如今的天津造船厂,虽说银子像流水般泼下去,工地上热火朝天,可最让朱高炽头疼的,还是造船人才的短缺。

海禁禁了这么多年,会造大船的工匠早就散了,有的改了行当,有的老死乡间,想寻个能独立画船样、定龙骨的老师傅,比找块深海里的明珠还难。

没办法,朱高炽只能双管齐下——一边“千金买骨”,派人到沿海各省寻访,只要是懂造船的,哪怕只是年轻时在船厂当过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