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侍郎?
哪个郭侍郎?
户部上下侍郎共四人,姓郭的也有二人,究竟是谁?
他连夜调阅三年来户部文书,目光突然被洪武十七年秋的浙西税粮记录黏住——本该上缴的四百万石秋粮,实际入库竟少了三分之一,而签字画押的,正是户部右侍郎郭桓。
案子查到这儿,毛骧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
“好好好!”
“这真是一场惊天动地的血腥大案啊!”
这桩案子若能办成,锦衣卫将真正成为悬在百官头顶的利剑,无人胆敢轻视!
次日清晨,毛骧带着文书策马直奔栖霞镇。
工业区烟囱腾起的白雾中,朱高炽正与朱雄英查看新制的琉璃镜模具,忽闻“锦衣卫毛指挥使求见”的通报,二人立刻来到僻静之处见了他。
“殿下,幕后主使已查明。”毛骧单膝跪地,将卷宗呈上,“正是户部右侍郎郭桓。他勾结地方布政使,私吞浙西税粮,又以陈粮充数调拨工业区……”
朱高炽的瞳孔猛地收缩,耳边轰鸣如雷。
郭桓这个名字,像一柄重锤砸开他记忆深处的闸门。
卧槽?
卧嘞个大槽?
这不就是他娘的郭桓案吗?
前世史书里,郭桓案牵连六部左右侍郎以下数百人,包括户部侍郎王道亨、礼部尚书赵瑁、兵部侍郎王忠、刑部尚书王惠迪、工部侍郎麦志德等朝堂重臣,以及整个六部上上下下的官吏几乎都与郭桓案件有牵连,形成庞大的贪污腐败网络,涉案粮额相当于全国秋粮总收入,老朱盛怒之下掀起腥风血雨,甚至连坐数万名富户,数万人因此而丧命!
此刻历史的齿轮竟在朱高炽眼前缓缓转动,冷汗顺着脊背浸透衣袍。
“高炽?”朱雄英见他脸色煞白,连忙扶住,“你怎么了?可是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