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没好气地瞪了小胖墩一眼。
正如他所说,倭国若真能承担千万税收,那就不得不重视起来了。
一千一百四十七万两白银的数字又在眼前炸开,若是每年能有千万赋税入账,这片海域确实容不得半点闪失。
思虑片刻,老朱又看向了太子标,这个他最宠爱的继承人。
“标儿,你觉得呢?”朱元璋的声音带着帝王特有的威严,却又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期待。
太子标闻言一震,他明白老朱这是想看他的态度。
分封诸王,然后将其改封海外,太子标当然是支持的,毕竟他将来要做大明皇帝,削藩也是迟早的事情。
与其等到那个时候,伤害兄弟情义,不如现在就将这个隐患给解决。
“父皇,倭国孤悬海外,既有金矿银矿,又扼守东海商路,非心腹重臣不能镇之……二弟朱樉善用兵,并且骁勇善战,不如就让他镇守倭国?”
殿内突然陷入死寂,唯有更漏滴答作响。
朱元璋盯着儿子沉稳的面容,恍惚间又看到二十年前那个在文华殿苦读的少年。
那时的朱标捧着《汉书》,为景帝削藩导致七国之乱而叹息;如今却能不动声色地提议将亲弟弟远封海外。
欣慰与失落如潮水般同时涌来——欣慰于太子终有帝王胸襟,失落于那份被权力磨平的骨肉亲情。
“你就不怕外人说你容不下兄弟?”老朱突然冷笑道,“当年朕封你那些弟弟为王,是想让朱家血脉永镇四方。”
“正是为了朱家江山永固。”太子标态度坚决,“若将诸王分封海外,既保他们世袭富贵,又能为大明开疆拓土。”
这句话如重锤砸在朱元璋心头。
罢了罢了,儿子这是长大了啊!
一念至此,老朱就准备下令,同意太子标的提议。
然而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