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只愿意提供非常有限的“窗口期”试产,且报价远高于严飞的心理底线和成本承受能力,首次高层会晤,在看似融洽实则冰冷的气氛中结束,未取得任何实质进展。
回到下榻的酒店套房,严飞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灯火璀璨的新竹科学园区,脸色沉静,但眼底深处是化不开的凝重,秦峰站在一旁,同样眉头紧锁:“老板,他们这是坐地起价,根本没诚意!”
严飞没有回头,声音低沉:“不是没诚意,是筹码不够,在他们眼里,我们只是众多饥渴的客户之一,而且还是个需要特别‘照顾’的新客户。”
他清楚,仅仅靠明面上的谈判和商业逻辑,很难撬动台积电这块铁板,必须找到他们的“软肋”,或者,能让他们无法拒绝的交换条件。
“联系陈默。”严飞转身,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启动‘深瞳’,目标:台积电核心决策层、主要股东、关键客户动态,特别是他们近期在产能分配、技术路线以及……最迫切的需求上,给我挖!三天之内,我要看到有价值的东西。”
“深瞳”,是严飞在幻神独立团之外,耗费巨资秘密打造的情报分析机构,成员背景复杂,触角深入金融、科技、政商等多个领域,专门负责搜集和分析关键商业情报。
接下来的两天,严飞表面上按部就班地参观台积电的先进工厂(对方出于礼节安排),与中层技术人员进行更细致的工艺探讨,但心思全在等待“深瞳”的回音。
第三天深夜,一份加密简报通过特殊渠道送到了严飞手中,负责人陈默的声音通过保密线路传来,言简意赅:“老板,三点关键情报:
1.内部压力:台积电内部对于是否过度依赖美系大客户(尤其是苹果)存在分歧,部分技术派元老和高管担忧长期被绑定,希望分散风险,寻找有潜力的‘第二梯队’战略伙伴,现任董事长虽然倾向稳健,但并非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