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及时出菜,只能这样了。
猪头肉刚出锅,尚未晾凉,不然还可以上猪头肉。
“……若是有人要饮茶,优先推荐正经的好茶。”
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忘记抓住一切机会把竹叶青脱手。
李二郎匆匆而去。
过不多时,便折返回来报菜。
这群太学生都是头一回来,绝大多数人连及第粥都没尝过,哪里知道吴掌柜的套路?自然是推荐什么点什么。
李二郎虽不识字,记性却很好,一次性报两桌的菜,吴铭一边听一边在纸上记下。
如此反复三次,才报完了六桌的菜。
店堂里只有六桌,不是因为只来了六桌客人,而是因为只有六张桌子。
据二郎所说,含恨而去的太学生不在少数。
“没人饮茶?”
“没有,嫌热不想饮茶,但想喝凉水,所以要了凉茶。”
丫的,说好的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呢,拗相公出来挨打!
肉鲊和蒜泥黄瓜谢清欢已经拌了上百道,形成肌肉记忆了都,麻利拌好,又将两只耳朵切作六份,喊道:“走菜——”
李二郎先上凉茶,再进来端菜,一踏出厨房便听见有人大呼快哉!
待他掀起灶间布帘走出,众人异口同声道:“给我来杯凉茶!要冰的!”
头一回兼顾六桌食客,饶是李二郎经验丰富,也一阵手脚忙乱。当伙计最怕的便是报错菜和上错菜,幸而今天点的都是他比较熟悉的菜品,没出什么岔子。
师徒俩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得亏两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出菜虽然较平时慢了点,至少没出现错漏。
等忙过这一阵,那群太学生也已用完饭,唤人结账。
李二郎既不识字,也不通算筹,结账这事还得吴铭亲自出马,顺便同未来的大宋栋梁唠两句,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