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沟是大山中的一个村子,黑水沟路曾经有七个村庄,全长135公里,标准路宽2.2米,每200-400米有一处交汇车地点。有沥青道路,有青石路,有沙土路,有混凝土路。
211国道右拐,行走了大约1公里,就到了黑水沟路,一面路标写着无信号区。
日天停车,大家下车,初鱼给凯哥和丁时简单处理伤口。
查看路标,路标上介绍,黑水沟路由三种地貌组成。
第一种地貌,左边是万丈悬崖,右边是峭壁。这条道路如同在一块石头上划出一道裂缝。
第二种地貌,左边是峭壁山林,右边是峭壁山林,九曲十八弯。
第三种地貌,盘山公路。
由此可以看出,为了开出这条黑水沟路,当时的人们付出了无数的心血。
普通轿车宽度在1.6-1.8米之间,部分商务七座车车型宽度可以达到两米。鱼鱼车宽度1.6米,要在2.2米的道路上行驶,特别在左侧是悬崖的情况下,算得上是一项挑战。
日天很主动把车钥匙交出来,凯哥没接,去看丁时,丁时爽快接过车钥匙,初鱼招呼大家上车。
丁时也没开过这样的道路,但他和别人不同,他敢开。自己弄死自己,总比别人弄死自己要强一些。
这一段路是左悬崖,右峭壁,路是平整过的整块青石。山中泉水渗透而下,青石路上到处可见绿色的苔藓,是那种人踩上去就会摔倒的苔藓。
汽车以40公里每小时速度前进,突然左前轮打滑,车内一片尖叫,还好及时刹住了车。坐在后座的日天伸头朝下看,只能看见悬崖,看不见道路,显然车滑到了悬崖边缘。
丁时一边小心驾驶一边安慰大家:“没事,还有半个轮胎没出去。”
副驾驶初鱼:“你可以不用安慰我们,最少别用这个方法安慰我们。”话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