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我们抵达了淮州。
淮州地处江南水乡,运河纵横交错,商船往来如织,是南北货物集散之地。
城内七十二坊市昼夜不歇,丝绸、茶叶、瓷器堆积如山,连空气中都飘着铜钱味。
淮州人精明世故,三句话不离买卖,就连街边卖糖人的老汉都能把价钱翻出十八个花样来。
最出名的是“淮州三绝”——醉仙楼的女儿红、万寿堂的延年丹、以及秦淮河上画舫里的歌姬,不知让多少富商豪客一掷千金。
就连自诩见过世面的青州首富公子哥,都表示大开眼界,惊叹不已,手中马鞭都忘了挥动,“我的亲娘咧!这淮州的铺面,比我们青州最繁华的南市街还要阔气三倍不止!”
入城时,面对城门官的盘问,我满脸堆笑地拱手道:“官爷,我们是从青州来的,打算在淮州开个火锅店。听说淮州人最懂吃,这不,带着祖传的火锅秘方来碰碰运气。”
杜清远立刻从包袱里掏出一包辣椒粉,殷勤地递上去:“这是我们特制的麻辣底料,官爷尝尝?保管您吃了还想吃!”
城门官被辣味呛得直打喷嚏,连连摆手:“拿走拿走!”
他翻着路引冷笑:“青州人跑淮州开火锅店?上月查获三伙私贩真气的,都这说辞!来了就得守规矩,若是查出不轨之事,定不饶你们!”
我们连连点头称是。
检查完毕后,又取出一张税纸,“留下税纹!”
随手记下“青州风味火锅”几个字,便放我们进城。
陆明川牵着马小声嘀咕:“淮州人这么爱吃?连城门税都不收?”
杜清远私下问我:“姐夫哥,火锅店这玩意行吗?问题是咱仨都没开过这玩意!”
我拍了拍杜清远的肩膀,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你们可知道,我二师兄的五毒火锅可是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