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有关部门那栋不起眼却充满威严的大楼,林阳坐进车里,并未立刻发动。
他微微闭上眼睛,意识沉入系统,再次确认了那条关于殷兆丰的情报。
“38岁,湾区华人,仿造古籍,以假乱真……”
林阳的手指在方向盘上轻轻敲击:
“必须尽快找到他。”
他拿起手机,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拨通了一个号码。
这不是打给赵天宇,而是打给一个更为特殊和高效的渠道——这是王局长在谈话结束后留给他的一个紧急联络方式,声称可以提供必要的“后勤支持”。
电话很快被接起,对面是一个冷静、清晰,不带多余感情的声音。
“林顾问,请讲。”
“我需要调查一个人。
殷兆丰,38岁,湾区华人,男性,擅长古籍仿造和做旧。
我要他的详细资料,尤其是最近的动向。
越快越好。”
林阳言简意赅。
“明白。
请保持通讯畅通。”
对方没有多问一句,直接挂断了电话。
效率之高,超乎林阳的想象。
不到两个小时,一份加密的详细资料就发送到了他的特定设备上。
林阳点开文件,殷兆丰的信息清晰地呈现出来:
殷兆丰,真实年龄37岁(虚岁38),鹰酱籍华人,出生于湾湾,常年流窜于欧美亚洲各国。
并非单纯的工匠,而是一个游走在灰色地带的高级文物贩子。
其核心作案手法正是利用自身登峰造极的仿古技艺,专门针对国外安保相对疏松的中小型博物馆、图书馆乃至私人藏家,以精心仿制的赝品替换出真品,以此牟取暴利。
此人极其狡猾,反侦察能力强,从未失手,各国警方都苦无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