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事太多太多。
这就可以解释,在古代时——
为什么国子监的监生会有议政的风气?
为什么所有官员都那么在乎士林的评价?
为什么考上进士号称登龙门?
为什么那些朝廷大员会对新登科的进士那么客气和看重?
为什么很多时候,官员们都不把事情做绝。
因为士林中那些将来可能当官、现在已经当官、曾经做过官的人,是整个大明帝国的骨架。
他们一遇风云就会化龙!
皇权的宠信是一时的,而士林的威望权力却是永恒的!
士林这个由科举制度催生出的庞然大物,让皇帝也为之惊惧。
朱元璋之前选择了镇压,但最终的结果是,不但没有镇压成功,还激起了读书人的逆反心理,到洪武二十四年,大明朝忠君的读书人已经很少了,反而多的是视君如寇仇的人。
朱元璋自然是知道此事的,但他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只能让下一代皇帝去“建文”。
而现在横空出世的李祺,让他看到了新的希望,李祺是一个对皇权没有威胁的人,却拥有着能够搅乱整个士林的力量。
那个本来铁板一块的士林,皇权先重重锤下,而后李祺深入内部破坏,最后一个对皇权的威胁将就此消亡!
多么美妙的新世界,大明将千秋万代,万世昌盛。
李祺摩挲着手中的圣旨,朱元璋利用他,他也在利用朱元璋。
毕竟没有皇帝的支撑,他怎么敢对士林中的大佬宣战呢?
没有皇帝的支持,他又没有高位显爵,那些想要改换门庭的士子,又怎么可能投靠他呢?
————
自蒙古南侵中原,落后的游牧习俗汹涌而来,为了捍卫传统价值观,南宋末期极度保守的程朱理学兴起,在明朝初期占据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