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完装机费,张延心疼了好半天。
他终于明白网文都要写那么长了——那可都是钱啊!
好在装完电话后,收到的都是好消息。
从6月5号开始,《通俗小说报》编辑部陆续收到了华北各地的读者反馈,其中绝大部分讨论的都是《红楼名侦探》。
有对现代刑警去古代破案感兴趣的,有赞赏小说文笔的,也有好奇主角最后会娶哪位金钗的……
当然反应最为热烈的,还是穿越时空去抄诗这个点。
毕竟第一期只刊载到第二件案子发生,最精彩的内容就是主角和林黛玉、贾琏坐船回京的那一段。
而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抄’’,现代人就算没有熟读唐诗三百首,十几首总还是有的,所以几乎每位读者看到这一幕,都会不由自主的代入其中。
这也是网文初期,历史小说抄诗装逼桥段屡见不鲜的原因——在没看腻之前,这就是普通读者最有代入感的剧情之一。
所以到了6月中旬,《通俗小说报》陆续收到好几篇投稿,内容都是穿越时空去抄诗,唐朝的、宋朝的、明朝的应有尽有。
其中大多数都是流水账,唯有一部穿越初唐的短篇小说写的还不错。
编辑部经过讨论,把这部短篇刊载到了改版后的第二期,也就是7月份的杂志上,就排在《红楼名侦探》的后面。
于是等到7月份,穿越抄诗流的投稿就更多了——而这一来,也算是坐实了编者按里‘开一派之先河’的说法。
而靠着《红楼名侦探》前两期的成功,改版增刊的《通俗小说报》非但销量持续增长,就连口碑也比以往提高了不少——先前既少了猎奇黄暴,又没有新鲜的故事,自然让读者不甚满意。
不过真正的爆发是在8月份。
这一期的杂志刊载‘天狗噬心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