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念告诉郑氏,她会特制一味香,市面上寻找不出。
她将香膏凝成香珠,郑氏再将此香带回,附于给官眷采买的衣料、绢帕,或是任何可附之物上,那些女眷们闻了后,喜欢,便会让买办采买。
然而这香除了江念的香远山能制出,再找不出第二家,当然了,江念也有这个信心,让人喜闻此香。
她要通过这位买办,打入大夏国京都官眷圈。
至于承诺于郑氏的“患难见真情”,好办,李买办既然承揽采买之事,若是买不到官眷特指的香息,便会引得那些宝眷不满,枕边风一吹,一个办事不力扣下来。
这肥差就保不住了,所以李买办为寻此香,必会心急如焚,家宅难宁。
听到这里,郑氏问道:“纵使这样,怎么撵小贱人离开?”
江念说道:“这就要看夫人的手段了,如何将买办大人即将遭难传知那位家妓,花楼女子寄住之家兴旺,她们应景逢迎,落败时,她们会想各种办法离开,再寻下家。”
“夫人只需把该做的都做了,何须夫人亲撵,坐看好戏便是。”
郑氏想了想又道:“只是这成败关键在于那些官眷,若她们对念娘制的香并不在意,该当如何?”
“所以这才需要夫人从中相帮,非止一家附上香珠,广撒网,十之七八不敢说,十之四五总会喜欢不是?只要有女眷喜欢就成了,况且,夫人既然找上我,不找旁人,不就是一种肯定么?”
东西再好,无人光顾也不行,她需要一个机会。
郑氏心道,这话倒是,她制的那香确实迥于别家,好闻。
两人一拍即合,一个需要契机更上一层,一个想让夫回心转意。
之后,江念调出了一味香,郑氏差人来拿。
再之后,郑氏便如江念所说的那样,将香珠装入馕中,放于盛首饰和巾帕的匣子内,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