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米是车间的标准宽度,建造时难免会有误差,三十厘米的误差也在正常范围之内,汤圆的测量结果没问题。
李伴峰道:“换个地方再测一次。”
汤圆扛起测量仪,贴着墙边找到了第二个测量点,测量的数据是11.8米。
偏差稍微有点大,但也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汤圆解释道:“七爷,这座厂房废弃多年,局部出现变形也是正常的。”
李伴峰没有下结论,让汤圆在不同的点位上测量了六次,每次的结果都在12米上下,但最终的结果都不一样。
汤圆坚持认为这是测量误差导致的,李伴峰反复对比了六组数据,让汤圆把测量设备搬到第一个点位,重新测量了一次。
要是换一个人让她退回起点重新测量,汤圆会觉得自己被耍了。
但跟着李七做事,没有亏吃,汤圆扛着设备到了第一个点位。
测量结束,汤圆在屏幕上看到了数据:13.1米。
12.3和13.1,这个差距可就大了。
汤圆反复量了几次,读数始终是13.1米。
如此精密的电子测量设备,不可能出现这么大的误差,除非是设备坏了。
汤圆看着李伴峰,不知该作何解释,李伴峰倒是对结果并不意外。
汤圆用设备量,李七用脚步量,同一个位置,隔一段时间重新量一次,距离确实会发生变化。
不可名!
这和罗正南的实验结果完全一致。
李伴峰并没有急着做出解释,他带着汤圆穿过甬道,走向了四车间。
在四车间门口,李伴峰碰了碰牵丝耳环。
“爷,附近没动静。”牵丝耳环没有发现异常。
洞悉灵音也没有听到异常。
听不出来,还可以闻。
李伴峰开启了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