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字的和不认字的非常好区分。
认字的工人会拿着报纸彼此品评谈论,不认字的只能在一旁听个热闹,不敢搭话,甚至都不敢咳嗽一声。
等到了下午上工,认字的先挑活,挑剩下的,再给这些不认字的。
不服也没办法,不认字的工人连工单都看不懂。
在这群工人之中慢慢就会分化出一批人,他们会逼着自己学认字。
这就是黑石坡识字率高的原因?
不对呀。
其他地方的工厂也是这样的,认字的工人占便宜,可也没见其他工人主动学认字。
为什么黑石坡这么特殊?
李伴峰还在思索,小富满头大汗跑了回来。
他手里拿着一本字典,从工友手里买的,很旧,很多地方粘粘补补。
但他很珍惜,小心翼翼把字典塞进了怀里,叠报纸的时候,时不时偷偷拿出来看一眼,跟报纸上的文字对一对。
只要他能学会认字,这张报纸上的每一段故事,都是给他的奖励。
这份奖励很廉价,看过之后,身体一抖,兴趣索然。
可没关系,明天还有新的奖励,每天的奖励都不重样。
看的报纸越多,得到的奖励越多,周围的圈子变了,彼此交流之间,认识的字也越多,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如果再咬咬牙,学会了写字和写文章,他们就有机会去后院的楼房里工作。
这是个良性循环!
循环的关键点在于这些报纸,在于黑石坡风格独特,内容特殊的报纸。
难道绿水城没有类似的书报么?
有,在书店的角落,也能找到类似的读物,但你得会找,还得有一定经验,能通过书名和简介,对内容作出大致判断。
一个不认字的人没有能力去判断,他甚至没有进书店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