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大宋文豪 > 第37章 今朝先来谒相公

第37章 今朝先来谒相公(2 / 4)

而“选人官”如果不能被继续荐举入京,那就意味着终身都只能做个微末小官,基本上仕途就是一眼望到头了,不可能再有进步。

所以如果不是科举这条路实在是走不通,一般的士人不会选择走荐举这条路。

但是听起来很奇怪是不是?怎么可能有人有才华到了足够让高官赏识的地步,又走不通科举这条路呢?

有的,包有的。

譬如......苏洵。

诸葛亮当年“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初出茅庐,直到写《出师表》,也不过是二十一年。

但这位老兄,截止到现在,考科举已经足足考了二十二年了,还没中进士。

这可是名列“唐宋八大家”的存在,就算因为文学技能点全都点到了“散文”这一项上,偏科有些厉害,但是天赋才华都在那明摆着呢,考科举肯定也比绝大多数考生都强吧?

然而,努力也努力了,就是考不上进士。

甚至苏洵在州学考举人,也不是一次就考上的。

原因也很简单,不管苏洵策论写的多好,如何苦背帖经,在诗赋、墨义这两项上面,卷王们总是能通过极致的操作,把分数差拉开。

——所以真的不要觉得在大宋考科举容易啊!

而老者也是以为陆北顾也想走这条捷径,故而好心规劝了一句。

陆北顾连忙拱手说道:“非是如此,晚辈明年便去朝天子,今朝先来谒相公罢了。”

听了这话,那老者面色一缓,指着陆北顾笑道。

“你这小子,倒是有趣的很。”

显然,老者并不喜欢那些来张方平这里投递文稿以求荐举的人,因为很多人都只是空有文华而已。

不过他也改变不了张方平,毕竟张方平喜欢与有才华的士人交往,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甚至老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