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水面,在朝阳下划出银亮的弧线。
又往前走了几里,卢广宇忽然指着前方道。
“陆兄快看!”
但见溪流转弯处,一座青石拱桥如新月卧波。
桥那头垂柳夹道,隐约可见石牌坊上“漱玉别业”四个鎏金大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嗯,正是在宋代,石牌坊才开始变得流行的。
石牌坊下早有青衣小厮捧着名册迎候,见二人近前便唱喏:“可是赴书会的相公?”
“相公”那自然是客气的美称,两人身无官职也不敢真应下来,只能胡乱点点头。
参考卢广宇写的登名信息,陆北顾写下了“古蔺镇陆北顾,合江县县学学子”的字样。
仁宗庆历年间就规定科举试卷须“楷法遒美”,前身的一手楷书练得还算中规中矩,有肌肉记忆在,平时写字并不会出什么错。
而这种书会,十里八乡只要有些功名,或是觉得自己是个读书人,都可以闻讯而来。
当然,肯定也有那种来蹭吃蹭喝不要脸的人。
所以这几位牌坊下的青衣小厮,衣裳下的肌肉看起来也格外壮硕。
若是来人在登名的时候身份什么都不是,甚至起码的书法都不过关,那他们肯定就会礼貌地把来人劝退。
大抵就是“你若听不懂道理,我也略懂些拳脚”。
而陆北顾与卢广宇两人看着就斯文,既是本地人又是县学的学子,虽然没有正式的功名但那也是正经读书人,自然不在他们阻拦之列。
过了石牌坊,眼前景致骤然开阔。
条石铺就的小路两侧遍植海棠,此时正值花期,层层叠叠的花朵压得枝条低垂,宛如给道路搭起锦绣穹顶。
几个挑着书箱的仆役穿行其间,衣袂拂落的花瓣簌簌飘在青石板上,地上尽是金色的水痕。
“这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