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大宋文豪 > 第11章 寒门如之奈何

第11章 寒门如之奈何(3 / 4)

是有可能无法赴京赶考的。”

裴妍听得云里雾里,但隐约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所以,李知县的意思是不光给你迁籍,以后还要给你担保拿到那个......解额?”

“大抵如此。”陆北顾点点头,“不过贵人肯襄助固然好,总归自己也是要努力争气的。若是通过不了县试进入州学,亦或是进了州学却无法通过州试,那也谈不上解额的事情了。”

窗外,最后一缕暮光被夜色吞噬。

吃完饭,收拾了碗筷灶台。

还是在家里唯一的木桌子前,陆语迟趴在裴妍膝头打哈欠,小脸被灶火的余烬映得红扑扑的,而陆言蹊睡得已经淌口水了。

裴妍轻抚着女儿的头发,忽然问道:“你方才说的这个‘解额’,是不是跟镇上周员外家那个儿子有关?听说他帖经墨义学得很好,去年中了举,却没能去开封考试。”

“正是如此,周家虽富却是罗氏羁縻户,泸州官府自然优先保本州籍的举人。”

陆北顾顿了顿:“这里头有个门道,那就是各州解额多寡,与考生数量并非绝对相关。”

大宋立国之初考生人数少,所以通过州试者基本可获解额,但后来考生越来越多,不得已,到了真宗咸平元年开始明确了“固定解额制”。

这种制度,就是规定各州按人口、文教水平分配固定名额,大州可有数十人的名额,偏远州仅数人名额,通过州试者需排名在解额名额内,才能获得赴京赶考的资格,超额的举人则会被淘汰。

淘汰了怎么办?那自然是明年接着考。

裴妍眨了眨眼,示意他继续。

“简单说,就是有些州考生少而录取名额多,有些则相反。”

陆北顾手指蘸了点茶水,在桌面上画了几个圈:“若无限制,学子们自然都愿往录取易的州去考,朝廷为遏制此弊,才设了籍贯与担保的双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